在校學習的學員們,總是對日后畢業的生活充滿憧憬和期待,會無數次幻想自己畢業之后的生活,會想自己進入什么樣的企業,會碰見什么樣的同事和新朋友.....我們期待更快的看到未來的自己
在校學習的學員們,總是對日后畢業的生活充滿憧憬和期待,會無數次幻想自己畢業之后的生活,會想自己進入什么樣的企業,會碰見什么樣的同事和新朋友.....我們期待更快的看到未來的自己,總覺得未來一定是輕松明快的,不像今日負擔繁重,心里總是裝著昨日、今日、明日的眾多愁緒和負擔。
總想著,起碼真的到了未來,那些曾經關于未來的憂愁起碼就可以暫且放一放了。
米蘭.昆德拉有部小說《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在這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段話: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關于未來就業的分享,很多的過來人都是這樣勸誡還沒有步入工作崗位的,要讓這些沒有真正步入就業崗位的人將現在的負擔當做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甚至大半的人會這樣有些唏噓的感慨,“珍惜在校園的日子,這是你們zui后舒服的日子了。”
可是我們依然還是期待未來自己的樣子,總是滿懷希冀的。因為我們看見過那樣意氣風發的人來過,經過,是帶著滿滿的自信心,昂首挺胸的講述著自己的過往和經歷,勸誡這些還在象牙塔里的孩子們,只要有堅持的毅力就會有希望和收獲,成功與失敗的差異往往就是在于能不能在做事的過程中找到一種東西,來克服愛自己的惰性而堅持自己的目標......
所以我們當然羨慕了,當然會充滿希望的去想:假如.....假如有yi天我們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就好了。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著清晰明確的規劃,對著自己的未來發展有著明確的目標,窺見這樣一個跟自己相同出處的人,透過他看見未來的自己,用他的現狀去給自己關于未來一個肯定的答案。
見微知著,睹始知終。